山东恒通启动100MW水上光伏项目
另,未完成深度治理并实现污染源在线联网的石灰窑、砖瓦窑企业及未在清单内的涉气工业企业,须采取停产、停止运输措施。
未来20―30年,大部分国家会有基础设备的检修需求,如果可以在恰当的时间将新型减排技术运用在存量设备上,则会减少全球约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他说:近年来,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飞速,不管是光伏还是风电,随着发电成本不断下降,行业发展成熟度越来越高,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这是此前一直被忽略的部分。而在低碳发电技术部署加速的情况下,全球将驶入更快创新情景,将在2050年全面实现净零排放。根据IEA测算,在更快创新情景中,到2050年,全球电力消费量将是目前的2.5倍,相当于每三年增加目前美国全年的发电量。IEA能源技术政策部主任TimurGuel也肯定了可再生能源对全球减排的作用与贡献。《展望》同时指出,不管是针对电力、重工业,还是交通、建筑领域,减排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要依靠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该报告经过对800余个减排技术的深度分析,并基于设施转型以及消费者行为转变两方面,形成了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路线图。为了不断推进能源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可再生能源应该成为全球的优先选择。小微企业减碳激励机制建立,低碳生活理念融入居民生活随着广东省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其交易产品也不断丰富。
另外,广东还创新性地建立了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管理体系,主要基于小微企业、家庭及居民低碳行为的自愿减排项目的开发管理及市场交易系统,涵盖林业碳汇、分布式光伏发电与节能家电使用等低碳领域,并建立与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制度连接。截至2020年10月初,累计备案签发来自森林碳汇、分布式光伏发电、共享自行车骑行等项目152.25万吨PHCER(碳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量)。因此,碳排放权交易成为市场经济框架下解决碳排放问题最有效率的方式之一。2017年,该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试运行,借助技术的力量减少碳排放,截止现在,累计光伏发电超过8240 MWH,累计二氧化碳减排约8212.4吨。
肇庆市怀集县的红光村是广东省省定贫困村,由于基础条件差,村民的生活十分贫苦。截至2020年10月初,碳普惠平台商城累计提供约220种商品,累积发放碳币约250万个,累计兑换碳币29万个。
今年9月22日,我国提出碳减排新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多次向国际社会表态,显示出我国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2013年企业免费配额的比例为97%,2014年电力企业进一步降低到95%。三是后续的核查机制是否合理、严格。在碳排放交易方面,截至今年12月,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69亿吨,累计成交金额34.89亿元,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8%,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最近,该村通过卖空气的方式,让村集体年收入增加了12.4万元,首次突破了30万元的大关,村子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三是后续的核查机制是否合理、严格。2017年,该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试运行,借助技术的力量减少碳排放,截止现在,累计光伏发电超过8240 MWH,累计二氧化碳减排约8212.4吨。广东始终高度重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工作,作为国家首批低碳省试点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广东充分发挥绿色低碳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作用,积极探索低碳发展体制机制,超额完成国家碳强度下降约束性指标,十年累计下降超44%。
今年9月22日,我国提出碳减排新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多次向国际社会表态,显示出我国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林业碳汇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机制,直接把林地自然生态资源变成纯收益。
2013年企业免费配额的比例为97%,2014年电力企业进一步降低到95%。而在达能(中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中山工厂,同样进行着减排探索。
广东通过搭建林业碳普惠制平台并与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对接,实现了林业碳普惠减排量用于省内控排企业碳排放配额的抵消,形成了高耗能、高排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生态功能区的市场化长效补偿机制。截至2020年10月初,累计备案签发来自森林碳汇、分布式光伏发电、共享自行车骑行等项目152.25万吨PHCER(碳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量)。目前,广东碳市场年度排放配额总量达4亿吨左右,配额规模排名全国第一、全球第三(仅次于欧盟、韩国碳市场)。碳交易有效促使社会整体减排成本下降。小微企业减碳激励机制建立,低碳生活理念融入居民生活随着广东省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其交易产品也不断丰富。另外,广东还创新性地建立了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管理体系,主要基于小微企业、家庭及居民低碳行为的自愿减排项目的开发管理及市场交易系统,涵盖林业碳汇、分布式光伏发电与节能家电使用等低碳领域,并建立与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制度连接。
2013年12月,广东省正式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至目前,已经走过了7个履约年度,实现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下降。以中山市为例,2020年,该市把建设碳普惠试点社区、校园或企业减排项目纳入该市十件民生实事,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肇庆市怀集县的红光村是广东省省定贫困村,由于基础条件差,村民的生活十分贫苦。企业既获得了大部分免费的碳资产,又承担了一定的减排压力,体现了资源稀缺、使用有价的理念,提高了企业主动减碳的意识。
广东碳市场健康运行,减碳增效激励作用明显由于不同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成本各不相同,与其他商品交易一样,温室气体排放权也可以进行交换。四是全流程的信息披露过程是否完善。
碳普惠工作与市民息息相关。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社区类近零碳排放试点项目,中山市小榄镇北区社区开创了社区建设近零碳排放区示范项目的先河。事实上,广东省早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碳排放信息报告核查机制。经过六年多的不断探索,广东逐步将占全省碳排放约65%的钢铁、石化、电力、水泥、航空、造纸等六大行业约242家企业纳入碳市场范围,交易量及交易额均居全国七个试点碳市场首位。
在全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最近,该村通过卖空气的方式,让村集体年收入增加了12.4万元,首次突破了30万元的大关,村子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在个人层面,广东省也在逐步形成公众低碳行为减排量核算方法学体系,公众低碳意识逐步提升。这所涉及的就是生态补偿机制的林业碳汇。
PHCER累计成交量380.57万吨,成交金额6851.93 万元。二是交易市场的组织是否公平、公正、公开。
据了解,广东碳市场运行以来,减碳增效激励作用明显,超过80%的控排企业实施了节能减碳技术改造项目,超过60%的控排企业实现单位产品碳强度下降,除了石化行业因为油品升级使控排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没有下降之外,其他五个行业控排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均呈总体下降趋势,电力、水泥、钢铁、造纸、民航行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1.8%、7.1%、12.7%、15.9%、5.4%。近年来,广东省全面推广基于林业碳汇的生态补偿模式,全省符合开发标准的生态林均可纳入碳汇交易体系。因此,碳排放权交易成为市场经济框架下解决碳排放问题最有效率的方式之一。在碳排放交易方面,截至今年12月,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69亿吨,累计成交金额34.89亿元,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8%,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村民笑逐颜开,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此外,广东省还建立交易信息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实时公布交易行情、交易价格、交易量等信息,对交易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和监督管理。
事实上,红光村的案例并非个案,早在2017年,广东省级林业碳普惠核证减排量达成的第二笔交易,其来源就是韶关市的贫困村翁源县翁城镇沾坑村。为发挥碳市场的绿色融资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广东先后推出了配额抵押融资、配额回购融资、配额远期交易等多个碳金融相关业务产品。
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广东省进一步增强碳排放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交易的公平性和管理的透明性,推动碳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从2014年开始,控排企业和第三方核查机构违反《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的行为将被纳入金融征信系统,同时还建立了第三方核查机构黑名单制度,纳入黑名单的核查机构将不予安排核查任务。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